上面三个区域是水平方向平行的三行,下面来看一下垂直方向平行的三列,实质用法完全一致:L13:L20、O13:O20、P13:P20 R1C1形式: R13C12:R20C12,R13C14:R20C14,R13C16:R20C16 引入交叉运算符,简化为: R13:R20 C12,R13:R20 C14,R13:R20 C16 合并同类项,简化为: R13:R20 (C12,C14,C16) A1引用样式为:(L:L,N:N,P:P) 13:20 地址引用的应用场合: 对于A1样式的地址引用,可以直接使用在公式中,例如: =SUM((13:13,15:15,17:17) G:J) 即表示同时对G13:J13、G15:J15、G17:J17三个区域进行求和。 对于R1C1引用样式,则通常用于INDIRECT函数的引用,对于INDIRECT参数中包含变量的情况,使用简写+变量参数的方式可以减少大量公式开销。具体案例待以后补充。 而对于使用INDIRECT+TEXT函数构造引用样式来进行地址引用的场合,也可以用的R1C1引用样式及其简写方式,但其中既包含联合又包含交叉的复杂情况不太多见。简单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应用: 要对G:I三列中的某三个非相邻行进行引用,公式取得三个行号分别为aa、bb、cc,加权组合后可以得到aa0bb0cc一个8位数值,此时使用 =TEXT(aa0bb0cc,"(R0R000R00,0) C7!:C9") 就可以得到“(Raa,Rbb,Rcc) C7:C9”的INDIRECT引用参数。其中的TEXT函数格式代码中利用了千分位符来产生表示联合引用的逗号。 除了INDIRECT函数,HYPERLINK函数中也可以用到A1样式和R1C1样式的引用地址,例如 =HYPERLINK("#r13:r20 (c12,c14,c16)","链接") 即可产生同时链接到L13:L20、O13:O20、P13:P20三个区域的超级链接。本帖附件中也使用了HYPERLINK函数便于大家识别所引用的具体区域范围。 |